湖羊(Husheep)是我国特有的绵羊地方品种。
1.一般情况
(一)中心产区及分布
湖羊中心产区位于太湖流域的浙江湖州市的吴兴、南浔、长兴和嘉兴市的桐乡、秀洲、南湖、海宁,江苏的吴中、太仓、吴江等县。分布于浙江的余杭、德清、海盐,江苏的苏州、无锡、常熟,上海的嘉定、青浦、昆山等县。
(二)产区自然生态条件
产区地处亚 热带南缘,属东亚季风区,冬夏季风交替,四季分明,气温适中,雨水丰沛,日照充足,具有春湿、夏热、秋燥、冬冷的特点。年平均气温15.9°C;年降水量1169mm,相对湿度约80%;年平均日照时数2017h。
产区土地肥沃、河溪纵横、植物生长繁茂,具有良好的农业基础和**的自然条件,素有“鱼米之乡、丝绸之府”之美称。土壤以粉砂和黏土为主,属沙黏土,土层深厚,有机质丰富。水田种稻,旱地、塘边和圩埂种桑,水面养鱼和放植水生植物,一年四季常青。产区农户素以枯桑叶、蚕沙、青草和农作物秸秆喂羊,用羊粪肥田、育桑。
2.品种来源与变化
(一)品种形成
湖羊源于蒙古羊,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。早在晋朝《尔雅》上就有“吴羊”的记载。南宋迁都临安(今杭州)后,黄河流域的蒙古羊随居民**南移而被携至江南太湖流域一带。宋《谈志》旧编云:“安吉、长兴接近江东,多畜白羊……今乡间有无角斑黑而高大者曰湖羊。”当时临安羊肉馆已很有名。清朝同治年间编的《湖州府志》中载有“吾乡羊有两种,曰吴羊曰山羊,吴羊毛卷,尾大无角,岁二八月剪其毛为毡物……畜之者多食以青草,草枯则食以枯桑叶,谓桑叶羊,北人珍焉,其羔儿皮可以为裘”。当地方言中“吴”、“胡”、“湖”同音,故吴羊、胡羊即为湖羊。湖羊来到江南,因缺乏放牧地和多雨等因素的影响,由放牧转入舍饲,终年饲养在阴暗的圈内,局促于一隅,缺乏运动和光照,经人们长期驯养和选育,逐渐适应了江南的气候条件,形成了如今的湖羊品种。
(二)群体数量及变化情况
20世纪70年代末,湖羊存栏数曾一度达到254.0万只,为历史高水平。此后,存栏量呈快速下降趋势。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,湖羊生产方向逐渐由皮肉兼用转变肉皮兼用。进入21世纪后,湖羊的存栏量虽然变化不大,但饲养数量稳中有升,2006年末存栏112.7万头,其中浙江92.65%,江苏7.35%。且饲养的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,出栏率持续上升。
3.品种特征和性能
(一)体型外貌特征
1、外貌特征湖羊全身被毛为白色。体格中等,头狭长而清秀,鼻骨隆起,公、母羊均无角,眼大凸出,多数耳大下垂。颈细长,体躯长,胸较狭窄,背腰平直,腹微下垂,四肢偏细而高。母羊尻部略高于鬐甲,乳房发达。公羊体型较大,前躯发达,胸宽深,胸毛粗长。属短脂尾,尾呈扁圆形,尾尖上翘。被毛异质,呈毛丛结构,腹毛稀而粗短,颈部及四肢无绒毛。
2、体重和体尺湖羊早期生长发育快,在正常的饲料条件和精心管理下,6月龄羔羊可达成年羊体重的70%以上,1周岁时可达成年羊体重的90%以上。
(二)生产性能
1.产皮性能
(1)湖羊羔皮湖羊羔皮具有皮板轻柔、毛色洁白、花纹呈波浪状、花案清晰、紧贴皮板、扑而不散、有丝样光泽、光润美观等特点,享有“软宝石”之称。根据羔皮波浪状花纹宽度可分为大花、中花和小花。以羔羊出生当天宰剥的皮板质量佳,随着日龄的增加,花纹松散、品质降低。湖羊羔皮经鞣制后,可染成各种色彩,供制作时装、帽子、披肩、围巾、领子等。
(2)袍羔皮又称“浙江羔皮”。指湖羊2-4月龄时剥取的幼龄羊/皮板,袍羔皮毛股洁白如丝,毛长5-6cm,光泽丰润,花纹松散,皮板轻薄,保暖性能良好,是良好的制裘原料。
氨酸、缬氨酸和苏氨酸等氨基酸的含量均较丰富,其中赖氨(3)大湖羊皮也称“老羊板”,为剥取10月龄以上的大湖羊的皮板,毛长6-9cm,花纹松散,皮板壮实,既可制裘,更是制革的上等原料。大湖羊皮革以质轻、柔软、光泽好而闻名。
2、产肉性能
湖羊屠宰性能见表3.湖羊肌肉中含粗蛋白18.71%、粗脂肪2.38%,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,赖氨酸、亮酸含量占必需氨基酸总量的31.7%。
3、产毛性能
湖羊每年剪毛两次,剪毛量公羊1.65kg、母羊1.16kg。其羊毛属异质毛,毛被纤维类型重量百分比中无髓毛占78.49%,其余为有髓毛与死毛。
4、产乳性能
湖羊的泌乳性能较好。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测定资料,湖羊泌乳期为4个月,120天产奶100kg以上,高者可达300kg。湖羊奶外观较浓稠,乳汁主要化学成分为粗蛋白6.58%、乳糖5.56%、矿物质0.97%。
5、繁殖性能
湖羊性成熟早,公羊为5-6月龄,母羊为4-5月龄;初配年龄公羊为8-10月龄,母羊为6-8月龄。母羊四季发情,以4-6月份和9-11月份发情比较多,发情周期17天,妊娠期146.5天;繁殖力较强,一般每胎产羔2只以上,多的可达6-8只,经产母羊平均产羔率277.4%,一般两年产3胎。羔羊初生重公羔3.1kg,母羔2.9kg;45日龄断奶重公羔15.4kg,母羊14.7kg。羔羊断奶成活率96.9%。
4、饲养管理
湖羊性情温驯、食性杂、耐粗饲、适应性强、易管理,终生饲养在较阴暗的羊舍内。饲草料以牧草、野生杂草、青贮饲料、农作物秸秆及桑树叶、果树叶等为主,搭配部分精料。湖羊有夜食性,傍晚应放足草料。配种期种公羊、怀孕和哺乳期母羊、羔羊和育肥期肉羊要补饲适量精饲料。
5、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
采用保护区和保种场保护。在浙江省、江苏省建有湖羊保种场和保护区,开展湖羊品种资源的保护工作。在保持湖羊羔皮**性能的前提下,肉用性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。湖羊1989年收录于《中国羊品种志》,2000年列入《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》,2006年列入《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》。我国1984年发布了《湖羊》国家标准(GB/T4631-1984),2006年9月发布了修订的《湖羊》国家标准(GB4631-2006)。2008年建立湖羊保种场,现以活体形式保种。
6、品种评价
湖羊是世界著名的多羔绵羊品种,具有性成熟早、繁殖力高、四季发情、前期生长速度较快,耐湿热、耐粗饲、宜舍饲、适应性强等**性状,尤其是多羔性的遗传性能稳定,携带有FceB基因。所产羔皮花案美丽,肉质细嫩、鲜美、膻味少。今后应加大本品种选育的力度,突出湖羊羔皮性能和多羔性能的选育,在保证**羔皮品质的基础上,提高其生长速度和肉用性能。
——以上内容全部摘自
《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•羊志》